首頁 > 要聞 > 正文

【財經分析】債市后續(xù)不乏利多因素 中期表現(xiàn)仍可期待

新華財經|2025年05月21日
閱讀量:

在部分業(yè)內人士看來,存款掛牌利率下移,一定程度上為包括債券等在內的資產端利率下行騰挪了空間,疊加匯率約束緩和后,貨幣市場以及短端利率補降可能會延續(xù),對于債市,仍可持偏多態(tài)度。

新華財經上海5月21日電(記者楊溢仁)本周,債市延續(xù)窄幅震蕩走勢,LPR和存款利率的下調并未引起市場太大波瀾。

不過,在部分業(yè)內人士看來,存款掛牌利率下移,一定程度上為包括債券在內的資產端利率下行騰挪了空間,疊加匯率約束緩和后,貨幣市場以及短端利率補降可能會延續(xù),對于債市,仍可持偏多態(tài)度。

債市利率延續(xù)窄幅震蕩

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提供的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5月21日收盤,銀行間利率債市場收益率小幅波動。舉例來看,中債國債收益率曲線3M期限穩(wěn)定在1.43%附近;2年期收益率下探1BP至1.48%;10年期收益率上行1BP至1.71%。

本周LPR和存款利率的下調并未對市場構成太大的影響。

“通常存款利率調降會伴隨存款利率再度調降預期的升溫,這意味著政策利率降息會利好全品種債券,尤其是久期較長的利率債。然而,市場對于本輪寬松已有較為充分的定價,這在一定程度上對沖了利好帶來的影響。目前來看,長端止盈盤落地較以往進一步提前,這也是促使10年期國債利率上探的重要原因。”一位機構交易員告訴記者。

華泰證券研究所固收團隊提出了相似看法:本輪LPR和存款利率下調是5月降息政策的延續(xù),此前已有預告。目前,LPR報價掛鉤OMO,存款利率則參考LPR和10年期國債利率,由銀行市場化調整。政策利率帶動存款利率和LPR下調是近兩年降息的慣例形式,屬于預期之內。

“復盤過去六輪大行存款掛牌利率調降后長端利率債的表現(xiàn),定價分歧確實較大。分歧的本質在于市場如何定性本輪存款降息,究竟是對于上一輪政策利率降息的回應還是新一輪政策降息的開始?!?a href="http://thelittlewhitechapelweddings.com/quote/stockdetail/index.html?code=601878.SS&codeName=浙商證券&type=5&crumb=股票,浙商證券&announ=l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3875B0;">浙商證券研究所固收首席分析師覃漢指出,“例如,2022年9月以及2023年9月存款降息后,利率走出反轉調整趨勢,彼時市場存在交易政策放開預期及債券供給放量影響等新主線;再比如,2023年6月、2023年12月以及2024年10月存款降息后,利率下行趨勢不變,彼時市場均在交易新一輪降息預期?!?/p>

短期表現(xiàn)無礙機構“看多”

回到當前債市,伴隨收益率的盤整,市場情緒是否已轉向悲觀?

記者在采訪中發(fā)現(xiàn),拉長時間維度分析,“看多”后市的機構依舊不在少數(shù)。

“廣譜利率下行的中期主線不變,后續(xù)曲線可能演繹先平后陡的節(jié)奏。”覃漢表示,“當前阻礙長端債券表現(xiàn)的關鍵問題在于賠率制約了利率下行空間,存款利率調降沒有帶動長端利率突破前低,市場情緒偏弱,但是不甚理想的基本面驅動長端利率向上調整的風險也較?。淮送?,3月下旬以來,長債利率未實質性突破前低,說明市場形成了較為一致的心理點位。我們判斷,國債利率已‘搶跑’較多,后續(xù)長端賠率空間打開的觸發(fā)因素,可能要等到6月至7月保險再度演繹‘搶停售’、政策利率降息預期再次發(fā)酵等因素的出現(xiàn)。”

來自中金公司的研究觀點則指出,存款利率回落會帶動貨幣市場工具等其他“類現(xiàn)金”利率的下探,在管理層引導銀行負債成本下降的目標下,后續(xù)貨幣市場利率的補降至關重要。畢竟,若只有存款利率下行但其他“類現(xiàn)金”利率變動不大,則考慮到比價效應,銀行反而會面臨存款搬家的壓力,并進一步放大負債的不穩(wěn)定性。也就是說,補降存款和貨幣市場利率一定程度上可以帶動實際利率下行,同時為金融機構騰挪開息差空間。展望后續(xù),隨著匯率約束的漸消,貨幣市場以及短端利率的補降料會延續(xù),而在短端利率回落、期限利差重新走擴后,中長期債券利率也會隨之下行?!?/p>

波段操作仍是主流選擇

綜上,回到債市布局層面,持樂觀態(tài)度的機構普遍建議,當前仍可積極配置債券,通過適度延長久期博弈更高的資本利得。

當然,也有部分持相對審慎態(tài)度的投資者認為,當前不是更好的介入時點,因為有部分機構存在兌現(xiàn)浮盈的需求——這一方面源于低利率時代票息保護不足,以及凈息差顯著收窄、金融投資以外業(yè)務收益有限;另一方面則源于債市超預期調整。

針對“未來三個月,債市想獲得超額回報應該在哪個點著力”的問題(多選題),華泰證券進行的最新債市調查顯示,選擇“波段操作”的投資者最多,達到了83%;其次是“久期調節(jié)”,占38%;再次是“權益暴露”,為35%;認為是“品種選擇(如銀行資本債、券商保險次級債等)”的投資者相對有限,僅有18%。

“無疑,波段操作仍然是投資者的主流選擇?!睆埨^強指出,“但二季度債市做多窗口難把握,因此我們重申需要有一定賠率做支撐??紤]到資金利率已回到政策利率附近,且票息杠桿策略仍占優(yōu),因此較之于利率債,目前更建議各機構繼續(xù)持有中短端有正Carry(如3年至5年期城投債)的品種打底,同時可根據(jù)負債端情況適度于中短久期進行信用下沉或于中高等級拉長久期以增厚票息收益。此外,城投私募債也可適度挖掘,ABS估值穩(wěn)定性較好。權益暴露方面,轉債整體性價比不高,可聚焦個券機會的挖掘?!?/p>

?

編輯:王菁

?

聲明:新華財經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fā)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400-6123115

新華財經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
傳播矩陣
支付成功!
支付未成功